嫦娥奔月,蛟龙下海;复兴号跑出“中国速度”,“太湖之光”闪耀世界超算舞台……5年来,一项项重大科技工程擦亮“中国名片”。这些创新成果井喷的背后,是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迸发出不竭动力的写照。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解决的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的一席话表明,知识产权运用是发挥知识产权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知识产权工作的目的所在。
党的十八以来,《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等系列文件逐一出台;完善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机制、搭建知识产权转化交易平台、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等各类工作抓紧落实。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攀枝花”、“顶梁柱”。
体制机制是根本。长期以来,科研成果闲置率高、转化率低是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普遍面临的问题。据统计,2016年我国高校失效专利总量近6.8万件,有些专利甚至在获权后就不再维持。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校缺少科研成果专利转化的激励政策,科研团队不能或较少能够共享转化收益。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权益分配机制。特别是2015年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科研成果专利化、专利成果产业化提供了制度保障。部分高校规定将不低于70%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净收益划归成果完或科研团队所有,作为奖励和再研究基金。还有不少高校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特色政策:同济大学对教师申请的专利或其他科技成果开展评估,对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对外进行重点推介;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打造“人才、技术、资本、服务”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直接孵化160多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创业公司,企业市值累计超过120亿元。
运营体系是保障。我国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不畅,不仅体制上有所缺陷,平台不足也是原因之一。自2014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财政部以市场化方式,积极推进“平台+机构+资本+产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苏州、宁波等8个城市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北京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总平台、西安军民融合特色试点平台和珠海金融创新特色试点平台均投入运行。同时,还以股权投资的方式重点扶持了20家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引导10个省份设立了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首期募集资金达到40多亿元,支持4个省份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有效促进了知识产权与创新资源、产业发展、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是支撑。产业强则国家强,产业兴则国家兴。五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结合“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实施,通过深入实施专利导航、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等措施,大力促进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
一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托自身信息和人才等优势,在全国17个园区、13个行业协会和115家企业开展了专利导航试点工作。通过对相关产业专利数据信息的挖掘、分析,帮助企业了解掌握相关产业专利布局和市场竞争态势,明晰发展方向,主动规避风险,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另一方面,在各方面共同推动下,有关企业和行业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性新兴领域,已组建91个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这些联盟通过专利研发、收购、许可,实现全产业链完善的专利布局,保障并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此外,加入联盟的企业之间对于自身拥有的知识产权也可通过交叉许可、共享资源等方式深化合作,降低研发成本。
据2016年发布的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和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0-2014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合计达到26.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0%,年均实际增长16.6%,专利密集型产业正加快成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