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预测”或“IF预测”可以获得Excel表格,含预测的2020年所有杂志的即时IF和IF的变化百分比
12月31日 中科院正式发布了 《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现在总计包括了65本期刊 ,其中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也被列入了预警名单,预警等级“中”。
JCR分区:位于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区Q1区,在 297 本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期刊中排名第 74位;化学综合区Q2区。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主要涉及生物学和化学领域的分子研究,研究的重点是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医学。包括:生物、化学和医学中广泛关注的基本理论问题;生物、化学和医学领域广泛关注的突破性实验技术进展和将理论和新技术应用于具体的实验研究和计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ISSN 1422-0067)上发表的所有文章都是完全开放获取的,但是为了向读者提供免费访问,并支付同行评议、编辑、排版、长期存档和期刊管理的费用,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将需要收取2000瑞士法郎(约合14600元人民币)的文章处理费。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是MDPI旗下的开源期刊,审稿周期是真的快,根据网友们的反馈,投稿过了编辑那关之后似乎一两周就能有返回结果,而且即便是大修也只给10天时间。录用之后proof和缴费也非常快,见刊速度也是非常快,适合急需SCI毕业的。
来自一位网友@奇言乐嗡分析的,之所以这么快,一是他们把高昂的稿费用来做运营,让编辑部把效率提升了;二是审稿人也会给作者返修的时间期限,这样整个审稿周期大大的缩短了。
以下是从官网随机搜索的几篇文章,从投稿到到接收基本1个月内,长的2个月左右时间。接收后到见刊基本是1周内!
根据Web of Science收录论文的统计上,从2009年收录的论文298篇,年发文量逐年上涨,2017年2766篇,2018年4129篇,2019年6363篇,2020年9478篇。从2012年首次突破1000篇(1072篇),到2020年接近1万篇,这个论文增长量,小编也着实感叹了一把!
从发文国家来看,中国学者发文量妥妥的排到第一了,占比约21.162%,其次是美国学者占比约16.1%,
小编特别查看到了2020年的收录文章情况,发文国家最多是美国学者,中国学者发文量排第三位,占比约11.131%。(占比也不是很大,似乎也不能说明被列为中科院预警名单)从发文机构来看,国内发文量最多的三家机构为:中国科学院(96)篇,占比1.013% ,中国农业科学院( 80 篇),占比约 0.844%,中国医科大学(71篇),占比约 0.749%。
根据web of science收录的2019年的论文数据来看,发文量最大的是中国学者,占比约20.211 % ,其次是美国学者占比约15.229%。从发文机构来看,中国科学院(105篇 ) ,是所有机构中发文最多的,占比约1.650% ,其次是中国农业科学院(87篇),占比约1.446%,中国医科大学(52篇),占比约 0.817%
2018年,发文量最多的仍是中国学者,占了22.911 %;从发文机构来看,中国科学院(86篇),占比2.083% ,中国农业科学院(68篇),占比约1.647%,中国医科大学(42篇),占比约 1.017%
总之,期刊的优点还是很多的:审稿速度很快,刊文量较大,命中率也相对较高,影响因子分数4分+,如果是比较着急,需要马上见刊的,可以多方面综合考量 ,毕竟被列入了中科院的预警名单,还需谨慎些好!———更正文中错误:IJMS非预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