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当记者来到牛心套保的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的这个湿地基地时,顿时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眼前葱绿色的芦苇迎风摇曳,生机勃勃。清澈的水底,偶尔还能看到一两只螃蟹悄然滑过。一只小船停在芦苇荡与岸边的接壤处,俨然有一种“渔舟唱晚”的感觉。
牛心套保的美丽,和记者此前一路经过的景色对比,显得更加突出。记者从长春一路驱车前来,两侧都是看似无边无际的黑土地,进入大安境内,开始看到成片的盐碱地。白花花的土壤随处可见,基本无法种植任何作物,对于人类也没有什么开发利用的价值。尤其在靠近牛心套保的区域,由于土壤盐碱化较为严重,四周都看不到任何树木。只有进入湿地基地,才逐渐看到绿树如荫。试想,如果没有刘兴土院士等人的努力,也许牛心套保依然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盐碱之地。
当然,牛心套保今日的秀美,地方政府的引水灌溉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如果没有科研人员的坚持,今日牛心套保的发展绝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好。
昔日的苇场,职工主要靠收割芦苇,送往造纸厂获得收入,但如今,随着国外低价造纸原料的涌入,芦苇的价格早已不如从前。现在,每年9月份的螃蟹成为职工重要的收入来源。去年,牛心套保甚至举办了首届“品蟹文化节”,汇聚了河蟹美食、湿地风光和人文景观等多种特色旅游元素,围绕牛心套保湿地实验成功的“芦苇河蟹水稻”复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将美食与美景相连,举行了“蟹王蟹后评选”“文化节主题摄影”“游客参与游园”“嘉宾及游客免费品芦苇蟹”“芦苇工艺画展”等系列蟹文化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也让这片昔日的湿地、曾经的盐碱地生机十足。
也许,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湿地基地的科研人员的论文产出没有其他领域的专家那么多,但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地方发展需求的角度来说,刘兴土团队的工作的确令人钦佩。
在国科大第一次开学典礼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曾寄语,要“把科学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从这个角度来说,湿地基地的科研人员,已经部分做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