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创新不仅是三种创新方法中的一种,也是各种技术转移类型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如何在技术转移的过程中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实际探索实践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推动技术推广向技术经营转变,促进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融合,培养科技咨询师而不仅仅是科技经纪人在日前举办的2010年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第二期沙龙活动中,有关专家就破解技术转移难题、探索技术转移有效模式、加强集成创新等话题展开讨论,并试图给出答案。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工作包括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速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技术转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而现状却是技术供给与企业需求对接难,成为我国技术转移的主要瓶颈。
有学者认为,尽管我国知识创造、获取、传播、应用以及价值实现链条的各个环节都还比较弱,但我国创新体系最为薄弱的环节却是技术转移。
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蒋佃水在沙龙上表示,近些年,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调整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必须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而当前孵化产业难度非常大,原因即在于没有源头活水技术转移。
蒋佃水指出,目前技术转移工作正面临“一高一低”的窘境,即工作难度高,社会期望值低,从而造成技术转移人才严重匮乏。可以说,人才匮乏是技术转移工作难度大的缩影。
鉴于现有教育体制的局限性以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明亮在沙龙上指出,技术转移经纪人的概念已经不适于当前现实,相比之下,科技咨询师的定义显得更为准确,这也是培养技术转移人才的方向。
中科院原副秘书长王玉民在沙龙上表示,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知识创造、获取、传播、应用以及价值实现的特色化的完整链条,是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确定了以技术创新为战略重点,以知识创造为战略储备,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实施自主创新方针的战略选择。因此,技术转移、扩散以及应用成为关键。然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技术转移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在技术转移的实际过程中,企业与政府对技术成果有强烈的需求,但需要的是容易被市场接受的技术产品、产业化水平的技术集成、多元产品持续创新的技术群,而科研院所、高校提供的技术多为市场前景尚待确定,或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又或者是“孤岛”似的单一产品技术成果。
蒋佃水认为,造成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过去的技术转移侧重推广,其出发点是专家感兴趣的课题,表现为单向服务和以技术为导向,该技术也许先进但并不一定适合市场,结果远离客户需求,成果转化困难。
现在的技术转移则侧重经营,即从技术推广转变为技术经营。技术经营从消费者、企业及地方需求出发,表现为全方位的服务和以市场为导向,该技术不一定领先但适应市场的需求,所以成果转化较容易。
也就是说,技术经营是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重要途径,实践也证明集成创新与中试熟化在促进技术转移方面发挥了行之有效的作用。
王玉民进一步指出,解决技术转移难的问题,既有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问题,也有科技体制之外的其他层面的制约因素。
“企业认为院所院校的技术不成熟,院所院校认为企业承接技术能力不足,双方难以形成技术流的连续界面。对此,已经从多方面探索解决途径。政府进行引导科技成果转移的政策创新,搭建技术转移平台,号召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尽可能成熟化,或者科学家直接办企业,同时鼓励企业建立转移中心、科研机构、博士后工作站等,都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王玉民分析,“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还存在未被认识的因素在阻碍技术转移的实现。原来依靠技术供给与需求上下弥合的方式并不完善,可能需要在两者之间按照市场机制再补上一环,即技术(生产)服务业。”
中国农科院饲料所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北京中农博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发洪在沙龙上强调,技术集成应遵循创意、市场导向、简单等原则。
据介绍,中国农科院饲料所技术转移中心成立于2003年,2007年在进一步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技术转移实体化操作平台中农博乐公司。2010年2月,科技部批准成立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中心为联盟秘书长单位。联盟成员总产值占全国饲料产业总产值的60%以上。其中有7家上市企业,全国饲料产业前十强企业中联盟成员占6家。
罗发洪认为,技术集成处于技术转移价值链条的后端,这决定了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必须避免技术、市场“两张皮”的现象。饲料产业联盟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技术集成与创新,联盟搜集企业的科技需求,并为之匹配资源进行集成创新,最终得到一个企业真正需要的成果,也使得随后的成果转化变得简单了。
例如,中国农科院饲料所技术转移中心通过技术集成,形成了中草药鸡的技术体系。中草药鸡生产技术原来是一位研究中药的民间专家的成果,成果形成历时约10年。饲料所技术转移中心得到该技术并对之进行了加工和完善,以“养重于防,防重于治”为原则,配套研究一套健康天然养殖方法,同时,以不同消费对象细分出不同市场和产品,开发出针对小孩益智、妇女滋养、老年软化心血管的多个中草药鸡产品,以及配套的产品质量标准,建立起完善的中草药鸡技术体系,使之朝产业化方面迈出实质步伐。依托该技术体系,目前中草药鸡已达到完全天然饲养,不用喂饲料,只吃草、麦子、虫以及一些中草药,长得既健康又好吃。
自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和中试熟化,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所就一直致力于集成创新与中试熟化,其着力点是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
北京市科委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技术集成、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平谷区政府共同创建了国内首家具有中试功能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北京健康产业中试与孵化中心(以下简称中试中心)。中试中心是承接科研院所与生产企业的中间平台,将来自科研机构对农副产品加工的小试成果进行二次开发,缩短科技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距离,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同时,中试中心通过“技术中试”与“市场中试”,打通了技术转移瓶颈;通过科技中介,在科技与“三农”之间铺路架桥,成为我国首次建成的科技中介创新模式。
蒋佃水说:“中试中心试图通过创新的生产性科技服务业,创立新型工业(现代食品工业),从而带动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即以三(产)立二(产),以二(产)带一(产)。”
王玉民认为,中国农科院饲料所技术转移中心在饲料产业领域形成了一个跨区域、跨社会层级的领域性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框架,对完善我国创新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健康产业中试与孵化中心在从市场出发形成产品概念并进行技术集成创新,以技术运用模式进行营销,形成了技术经营的一种模式,很具有创新价值,也将为我国技术经营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罗发洪介绍,一辆内部结构相同的汽车会因为外观设计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价值;普通蔬菜如果变成可供观赏的盆景,其价值必然会得到极大提升,现代生产中技术与设计创意结合的案例不胜枚举。
蒋佃水认为,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是技术转移的两个坐标,科技是硬实力,文化是软实力。科技作为一种生产力,可以融入各行各业,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文化同样可以作为一种要素投入到各种生产当中去。文化和科技有机融合将产生巨大的引擎作用。
据介绍,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所运用科学的挤压与低温烘烤技术,以平谷区的大桃为主要原料,开发出形状为方形的休闲产品,命名为“红桃方片”,与扑克牌的红桃、方片名称相同,体现了现代科技与休闲文化的统一,更是科技与文化融合而成的技术创意产品。
王玉民强调,技术转移不仅仅是技术权属的转移,更是技术使用价值显现的复杂的再创新过程。这一过程需要经历5个阶段:提出产品概念,围绕产品概念的功能进行技术集成以及产品概念样品化,产品化、商品化等。在上述过程中,技术一旦产品化就逐渐脱离单一的技术层面,面临其他生产要素关联等非技术的形态。
“技术转移是技术的使用价值从潜在状态到显现状态的呈现过程,是技术使用价值表现形态的转化过程。技术转移不是简单的技术本身的转变过程,因为每个转化阶段过后都是一个全新的形态,需要人们重新认识。这就需要创意,即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新。”王玉民解释,“技术转移的核心问题不在于技术的高低之分,而在于产品概念的创意,产品概念决定了后续的技术集成、样品化、商品化等过程,是技术集成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