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强市,是安庆建设“四个强市”的重要目标,专利是一个城市的创新标志,也是反映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专利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专利的所有权上,而是体现在专利的实施、转化等运作所带来的商业价值上。如果专利未能转化、实施,则无疑是对专利资产的一种浪费。个人专利转化率低,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面对我市个人专利“开花多,结果少”的现状,需要政府从资金、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帮助,让点子与需求碰撞从而转化为经济效益。
自2013年起,我市连续三年出台并修订《安庆市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鼓励发明创造及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增强创新型城市基础能力和促进产业创新。
今年已是第三个年头,市知识产权局一份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全市共申请专利10549件,其中发明专利6540件,均居全省第三位,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
一个事实无法忽略。今年前10个月的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接近过去专利有效量的累积总和,在我市推进自主创新的动作下,专利授权硕果累累。
“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有一个过程,其审核相当严格,前后约需要一至两年。”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陈昭华说,“目前只是初见成效,今后的申请和授权数量还会继续增加。”
专利申请主要来自三方面: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个人。但现状是,企业的专利绝大部分能成功实现成果转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转化不是很理想,而转化率最低的就是个人专利。
市民刘纯风是一位发明爱好者,从1998年到2009年,他一共获得授权专利9件,发明着眼于农村改水改厕、节水保肥等设施用具,但因为各种原因,至今没有一件成功转化成产品,不少尝试都以放弃而告终。
像刘纯风这样感叹个人专利转化难的人不在少数,但因为转化率这一数据是零散的、动态的,所以无法得知我市具体数据。多地资料显示,我国民间发明人得到的专利数约占到全国授权的专利数量的一半,但其专利转化率不到5%。
创新强市,是安庆建设“四个强市”的重要目标,专利是一个城市的创新标志,也是反映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一名业内人士认为,我市专利申请数量猛增,当然有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技术水平提高,以及政府大力支持的硬性支撑等积极条件。但专利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专利的所有权上,而是体现在专利的实施、转化等运作所带来的商业价值上。
发明专利,作为一种创新过程,完成后只有转化成产品才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数字上。为什么以个人名义研发的大多数专利不能很好地转化应用?
陈昭华认为,民间个人申请的专利有许多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有的甚至是凭空想象,技术含量的高低和市场接受程度没有必然关联。跟市场不对口,转化就没有方向。
而对口的专利之所以转化率低,缺少转化的资金和能力是最主要的原因。一件专利研发成功后,自行转化和转让他方实施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一般而言,研发专利的个人已在研发期间投入很多,如果自行转化,就意味着要创办一家企业,难度可想而知。就是耗资较少的转让他人实施,所需差旅费、评估费等,也需要万元以上。
电焊工人在作业时需要一手拿焊条一手拿焊镜,但高空作业时不方便更不安全。受这一问题启发,市民金大来发明了一种自动电焊面罩。工人戴上这种面罩,只需对麦克风吹气便能控制面罩的明暗,不需移动面罩就可以观察焊接情况。对于高空作业的工人来说,这就把拿面罩的手解放出来,更利于安全作业。
在别人的推荐下,金大来上了一档电视节目,时值北京“鸟巢”建设之时,当晚一位天津的商家就电线只。然而,当时的金大来却无法提供。因为缺乏运营经验,不敢与他人合作,自己租了房子一月生产数百只,终究没能维持下去。
受自身技术的基础制约,有的专利研发出来后,研发者无法提供转化实施所必须有的产品图纸、工艺技术及生产标准等,即使是他人买去也难以尽快实施。部分专利的发明个人,对作品过分自信,在合作方式或成交价格上挑剔,与对方难以达成一致。
宿松曾有一位发明爱好者,拿到了自动计时棋盘的专利,放下一颗围棋子就自动计时,还曾到合肥参加技术展览。当时两位外省商家愿以五六万元价格购买,但价格没达到他的预期被拒绝,最后他自己也未能使这项专利产品面世。
安师院科研处副处长詹文法说,不少企业在与高校对接时都希望专利能马上就用,不愿承担前期研发成本及后期维护成本,个人与企业的专利转化合作只会更困难。
民间向来不缺发明爱好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兴趣爱好也是各式各样,发明专利可谓五花八门。业内人士认为,个人研发专利能否成功转化,市场是决定性因素。要提高个人研发专利的转化率,先要做好市场调研,研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有开发前景的专利产品。迎合了市场的需求,成功的机率就高。
市场需要什么,发明者研究什么,达成合作等等,都需要一个公共平台。然而,我市目前尚无一个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及交易平台,省内也只有合肥等二三个城市有。
一家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技术总监林明告诉记者,目前安庆的类似公司还是以代理专利申报业务为主,因为门槛低、投资少。其次这类公司充当着专利交易的中介,尚无一家公司开发出专利信息服务及交易网络平台。
“还是因为城市的专利信息需求太低了,专利整体的质量也不高,转化空间小。”林明说,“我们公司今年促成的专利交易也不过四五笔,商家前来委托我们寻找发明专利,但是没有一个让发明人和商家直接交流的平台,效率不是很高。”
林明现在已经开始制作这样一个专利信息平台,按照设想,这个平台可以实现“一对多”的交流,让商家找到最适合的专利,让发明者找到最适合的价格。
针对专利转化资金问题,陈昭华有一个建议,政府可以设立专利实施基金,对筛选出的开发市场好、技术含量高的专利给予转化资金支持。可以预见的是,这其中一定会有失败,但是这个风险必须冒。“创新工作如果仅停留在数字上,不会对经济有所贡献,如果一个专利被市场接受,可能就是一个全新的产业。”陈昭华说。
经开区创业服务中心一位代理公司负责人说,从平常业务看,他们每开发一位客户,都不得不向客户重新介绍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主动来寻找专利的企业并不多,如何转化更是一无所知。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下,个人专利的转化也就受到了一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