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并不缺优秀的科技论文稿源,缺的是好的科技期刊平台,高端编辑人才,好的办刊理念和有竞争性的期刊资助体系。”中科院院士杨卫一语道破目前中国科技期刊面临的困境——大多平台“小、散、乱”,和国际科技出版巨头比起来,如同“打着国家事业单位旗号的街道企业”,竞争力不足。
近日,《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下发,给中国期刊定出了明确的发展时间表:到2035年,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期刊和若干出版集团。
“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是很有挑战的。”《摩擦(Friction)》主编、中科院院士雒建斌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任务。但是我相信,肯定有一部分刊物能够先发展起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去年公布了一组数据:接近20%的高被引SCI论文由我国学者贡献。但遗憾的是,有95%的论文发表在海外期刊上。
“期刊的影响因子、期刊前期刊发的论文质量甚至期刊的办刊历史,都会影响作者的投稿意愿。” 雒建斌说,一般来讲,学者都愿意让自己的论文刊发在影响力大、学术性强和出版流程规范的期刊上。
《摩擦》创刊于2013年,短短数年时间,已经成长为中国乃至亚洲在机械工程领域首个进入Q1区的期刊。尽管如此,雒建斌仍然发现,如何将国内外优秀的前沿成果吸引到中国科技期刊上进行首发,是引领我国科技期刊向国际期刊进军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分析《摩擦》的读者群时我们发现,中国读者约占30%、北美和欧洲读者约占50%。”雒建斌表示,但是从稿源占比来看,来自北美的稿件不足10%,来自欧洲的不足20%。“这说明北美和欧洲国家大部分稿件还是发表在国外同类期刊上。”
即使是要获得中国学者的认可,也没有那么容易。科技部原副部长、《光科学与应用(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主编曹健林说, 让科技期刊上水平并得到业界和社会的认可,耗时漫长,一般要数以十年计。“在这个漫长过程中,内外环境都肯定会发生变化,特别是领导变化、骨干更替、资源渠道变化,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实属不易。”
而且,一份优秀的科技期刊离不开高水平的科研工作、高水平认真负责的审稿和高效率的编辑出版。要做到这些,就需要三支团队高效合作,彼此信任。 “所有这些都需要时间。”
曹健林说,中国目前几乎所有的科技期刊都依附(附属)于大学和科研院所。但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目标是多重的,科技期刊的发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不大可能是主要部分。“形势好的时候容易得到支持,遇到困难或任务目标有变化时,期刊最容易受到影响。”
“我认为,中国科技期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专业化运营水平和鼓励期刊的集约发展。” 《中国化学会会刊(CCS Chemistry)》主编、中科院院士姚建年这样强调。其实,集群化发展也为提高期刊质量、增强期刊吸引力提供了条件。
集群化发展是当前科技期刊发展的主流态势。科学出版社总经理彭斌指出,国际期刊CNS(Cell、Nature、Science),均从单刊走向了集群化,目前Cell旗下期刊42种,Nature旗下期刊146种,Science旗下期刊8种。他指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需要集群化建设基础,而集群化运作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持。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2017年底,我国共有科技期刊5052种,居世界第三位。但是,活力并未得到充分释放。彭斌表示,我国期刊实行属地化管理,一个期刊有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和出版单位,刊号资源流动极为困难。目前,全国平均每个出版单位仅出版1.15 种期刊。
“只有让期刊资源流动起来,才能实现期刊的集群化发展。”彭斌呼吁,在政策上,应该支持若干科技期刊出版集团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手段,跨部门、跨地区重组整合期刊资源,加快集聚一批高水平科技期刊,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出版旗舰。在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的情况下,还需要设立国家层面、社会层面的资金资助,在科技期刊创刊、重组、发展和冲刺世界一流期刊等关键时期给予支持。他认为,随着新的出版模式兴起,科技期刊的发展也需要互联网公司技术力量的介入。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要遵循期刊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的积淀。”彭斌说,大家公认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大多具有几十年到上百年的历史。“只有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能赢得了代代相传的口碑。”